2022/10/1 星期六

政治 經濟 社會 文教 兩岸 人物 醫藥

首頁 > 新聞列表 > 新聞內容

2022/07/31

原住民族日的省思與前瞻

文/蘇清泉(國民黨屏東縣長候選人)

 

國民大會於 1994年7月28日三讀通過《憲法》增修條文的第9條第7項: 「國家對於自由地區原住民之地位及政治參與,應予保障;對其教育文化、社會福利及經濟事業,應予福助並促其發展。」後於8月1日經總統公布施行。「山胞」名稱正名為「原住民」迄今已28年。

 

台灣原住民的歷史可以追朔至六千年前,他們才是台灣這塊土地真正的主人,有資格被稱為「台灣人」。原住民族群體意識, 追求自我認同與名稱,也象徵原住民族的自治、土地、傳統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固有權利。原住民族在台灣,以民族與文化觀點而言, 是台灣非常獨特與寶貴的資產與象徵,國人應尊重並欣賞其獨特與優美之文化。

 

隨著時代之演進,台灣原住民族人數正逐漸減少中,在都市化及少子化的衝擊之下,原住民如何保存各部落民族的傳承世代, 不致凋零,且部落文化及母語可以繼續發揚光大,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重視與努力。

 

2021年3月4日,高雄市鼓山區一大樓工地,發生工安意外,共有5名工人受傷,其中3人獲救脫困,另有2人因遭長時間重壓,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這5名工人都是來自屏東部落之原住民,去了工地打工,很辛苦的工作,卻發生了不幸的事件。事件發生的第二日,我去了醫院去探視傷患,才知道他們去工地打工,建商沒有給他們投保意外險, 也無勞健保,顯見我們的建商及各級政府都不重視原住民勞工的公安及就業保障的問題。因為原住民族長期屬於經濟弱勢,缺乏較佳的就業機會與就業保障,各級政府對於照顧原住民年輕人的就業,顯然做得還不夠,亟需檢討與改進。

 

屏東瑪家鄉的青葉國小為例,她是唯一的魯凱族的國小,在其四周的山地門鄉及瑪家鄉的國小,都是以排灣族居多。目前青葉國小全校只有38人,已達低於50人,要併校或廢校的標準。原住民族學校的人數,不應與平地鄉鎮的學校人數相提並論,原住民是少數族群,稀少但珍貴,且受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第7項之保障,不應受併校或廢校之規定, 應有排除條款,以保障原住民族兒童的就學與受教育權。

 

2007年聯合國通過「原住民權利宣言」,正式宣告原住民族作為一個集體民族的權利。從台灣2009年八八風災原住民部落重建爭議、2013年的哈凱部落、2016年的布農獵人等事件,我們經常看到原住民族爭取權利的事件。巴奈這五年長期在二二八公園餐風露宿的抗爭,迄今仍在持續,所爭為何?小英政府距離二二八公園,不到幾百公尺,為何又毫無回應,這是慶祝「原住民族日」之一大諷剌!

 

2005年,立法院通過了《原住民基本法》,但由於子法遲未通過,導致原住民在傳統領域的耕種、狩獵等傳統文化權並未受到保障,甚至一再被判刑定罪。台東「美麗灣事件」更凸顯在原住民傳統領域開發,欠缺讓原住民以部落方式,進行部落「知情同意」的機制,根本忽略在地原住民族的權利及心聲。

 

八八風災及哈凱部落的重建問題,顯示漢人對於山林的建設開發,導致部落滅村,重建方式卻又不尊重原住民的文化及意見,置入佛教字義及圖騰,並強迫部落居民下山,導致許多極不尊重原住民族的行逕與爭議。

 

原住民在傳統領域的權利如何被落實保障,如何保有其文化、語言等,仍有許多法令及政策措施,需要修正。2017年,民進黨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卻違反了《原住民族基本法》,原住民的主體權利無法在母法彰顯,卻在實際執行的子法下被阻礙原住民文化發展、傷害生態環境。巴奈領導的「原轉小教室」因而重回街頭,展開了長達五年的台灣歷史上歷時最長的抗議行動迄今。

 

根據原民會的調查,目前16個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總面積大約是180萬公頃,主要包括中央山脈及東部地區。原住民傳統領域大量被搶奪成為日本官有地,又成為中華民國的公有地。180萬公頃土地目前大部份所有權屬於林務局、國家公園、退輔會、大學實驗林場等等政府機關,少數屬於非原住民私人、公司或財團、或原住民私人。

 

亦言之,這180萬公頃原本是屬於原住民的家族、氏族或部落共同擁有的土地,目前卻大多數屬於政府機關所有,少部分屬於個人私有,這樣的現況是不正義的。民進黨政府倡議「轉型正義」,為什麼沒有包括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及土地被長期不當地侵佔之問題呢?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總統對原住民的道歉文,承認「四百年來,每一個曾經來到台灣的政權,透過武力征伐、土地掠奪,強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權利」,也承諾劃設原住民的傳統領域。迄今蔡總統的承諾已8年過去了,巴奈率領族人還在二二八公園露宿抗議,政府在慶祝「原住民族日」的同時,豈不深感汗顏嗎!

原住民族日的省思與前瞻 回列表

聯絡資訊

電話 : 暫不提供

Line : 暫不提供

信箱 : 暫不提供

網站宗旨

秉持傳遞正向訊息、提升能量報導各界善良之心、響應關懷弱勢精神,期盼與您共同攜手促進社會更加祥和美好。

網站地圖

獨家 政治 經濟 社會 文教 兩岸 人物 醫藥

Copyright © 2022 人民日報 版權所有

logo-人民日報
網站首頁 政治 經濟 社會 文教 兩岸 人物 醫藥